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目标号召,助力新金融实践,建设银行在国内外同业中率先成功研发适用于全量对公客户的自动化ESG评级工具,于近期完成系统功能上线并在全行推广应用。
对公客户ESG评级工具从环境(E)、社会(S)、公司治理(G)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客户在“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识别客户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工具,是贯彻落实绿色金融各项要求、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趋势实现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推动“双碳”目标实现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支撑。建行作为首个研发适用于全量对公客户的自动化ESG评级工具的银行,开创国内外ESG评级实践先河,引领了行业创新实践,建行ESG评级有如下特点:
一是适用客户范围广,远超国内外其他机构。可适用全量对公客户,目前满足评价条件的客户数量约70万,随着客户ESG相关数据披露要求和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客户ESG相关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满足ESG评价条件的客户群体还将进一步拓展。
二是精细化程度高,同业首次对不同规模客户开展差别化评价。建行基于行业和规模两个维度划分74个模型,同业首次对大中型和小微企业开展差别化评价,突破了业内ESG评级集中于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等大中型客户的现状,有效提高ESG评价的精细化水平。
三是评价指标体系博采众长、因地制宜,兼顾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充分融合行外知名机构及行内多个部门和分行的专家经验,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和“双碳”政策趋势,结合我国ESG相关特色数据,构建兼顾国际标准和中国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
四是自动生成ESG评级结果,为业务人员减负赋能。利用金融科技技术,深度挖掘行内外ESG相关信息,积极引入外部数据,由系统自动生成客户ESG评价结果。
建行对公客户ESG评级工具能够科学评价客户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银行业务经营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抓手,有利于前瞻性做好客户选择及风险管控。后续建行将探索ESG要素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持续推动ESG理念融入业务经营与风险管理,促进信贷投资业务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