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积弱,物价高企,经常被问到应该如何做投资。笔者认为要搞清楚应该怎么投资之前应该先弄清楚你是哪一类的投资者。根据不同的行为方式,大部分的人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投资型、储蓄型、消费型以及负债型。 投资型的通常有良好的财务情况,投资已经成为其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这类人对于投资类信息较为敏感,对于市面上形形色色的投资品种相对熟悉,对于他们来说,投资已经变成一个不断精进的正循环。他们需要的是不断增加自我学习和经验值的累积,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使自己的投资组合更加优化。 储蓄型的人在中老年群体中很常见,他们大多有着很好的习惯。量入为出,克勤克俭,很少铺张浪费,尽量避免额外的支出,也不会去跟从外面的流行趋势。反映到投资上,则相对保守,也许负债不多,但资金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定存,因为不愿意承受太大的风险。对于这个群体而言,节流从来不是问题,但是如果无法开源,那么资产在通胀环境下基本上不会有增值保值。这个群体中的许多人也许尚未踏出投资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可以选择一些风险较小的品种开始尝试,比如债券型基金或是保本基金,从跑赢定存开始,有了累积收益,尝到了投资的甜头,风险承受能力也会随之增加。 月光族就是消费型的典型,这个群体中很多是刚踏上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或者对物质有着持续的高要求,大多不愿意舍弃当下的享受。崇尚消费是个人价值取向的体现,但负债消费肯定是不明智的。投资是对于闲钱的安排,如果无法预留出一定的现金流进行投资,但又想投资,那么需要改变自己的消费习惯,减少盲目的、一次性的、冲动型的消费,仅这一项,你也许会发现一年下来已经能积累不少现金,对消费型群体而言,节流也许是比选择投资方式更为有用的方式。可以借用一些强制储蓄的方式,比如定投来克制自己的消费冲动,逼着自己每个月留出一部分的现金进行投资,日积月累会逐渐改变月光的习惯。 负债型的人群比如房奴。未来如果通胀环境很严峻的话,那适度负债是抵御通胀的最好方法之一,毕竟你以相对低的利息借用了他人的资金。做了房奴还能不能投资?当然能。大多数的人会选择提前还贷,有数据表明,20年或30年的个贷,约70%多都在5年-7年的时间里提前还掉了。其实有了闲置资金,如果你能找到一种明显高于贷款利息的投资产品,那选择投资是明智的,急于还贷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解放日报) |